《玄奘的精神》
济群法师 著
玄奘三藏是汉传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。唐贞观三年(公元629年),他不顾安危,西行求法,所到之处,声名远扬。归国后,译经达74不,1338卷,可谓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玄奘三藏不仅在佛教史上有着仰之弥高的地位,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及中外文化交流,也有着不可取代的影响。但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,社会民众却颇多误解。因为小说《西游记》的盛行,很多人把玄奘等同于那个懦弱无能、不辨正邪的唐僧,使他的真实面貌逐渐模糊。其后某些影视作品的恶搞,更让这个形象面目全非。
近年来,“玄奘之路”的热度一路攀升。我们重走玄奘路,应该了解玄奘的精神内涵,了解他西行求法的意义,了解这种文化传承对整个人类,以及对我们每个人,究竟具有多大的意义。如果看不到其中的精神和意义,那么,玄奘对我们的价值,可能只是一个旅行者,一个探险家,又或者,只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。如果仅仅看到这些,我们就错失了真正的宝藏。
【书籍目录】
一、玄奘的五大精神 9
1.精进好学的精神 9
2.为法忘躯的精神 25
3.淡泊名利的精神 42
4.临危不惧的精神 52
5.无我利他的精神 58
二、玄奘精神的四大意义 74
1.文化传承的意义 75
2.精神追求的意义 83
3.探究生命的意义 89
4.降魔成道的意义 93
三、结束语 99
【法语摘要】
关于玄奘的精神,可以归纳为“精进好学、为法忘躯、淡泊名利、临危不惧和无我利他”五点。在这些精神中,又包含着四重意义,分别是:文化传承的意义、精神追求的意义、探究生命的意义和降魔成道的意义。
...................
玄奘三藏的一生,是学法、求法、弘法的一生。为了追求真理,他从未顾及自身安危,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。在他心目中,求法是身为佛子的使命所在,也是效法先贤的实际行动。正如他所说的那样:“昔法显、智严亦一时之士,皆能求法导利群生,岂使高迹无追,清风绝后?大丈夫会当继之。”
...................
茫茫戈壁,天阔地远。这一路,放下我们在世间的身份地位,人事纷扰,才会发现,其实这是一次心灵之旅,是走向内心,追问生命真谛的旅程。希望每一位已经上路的行者,都能以玄奘为榜样,以他的精神激励自己。路漫漫,不惧上下求索;行万难,不退求道之心。
点击下方附件可下载电子书↓↓↓
● END ●
正在加载...